一體化泵站通過高度集成的機械與控制系統,實現污水或雨水的自動化提升與輸送,其核心流程可分為進水預處理、液位監測、水泵啟停控制、循環運行四個階段:
進水預處理
污水或雨水通過進水管進入泵站時,首先經過格柵裝置。傳統提籃格柵攔截大顆粒雜質(如塑料袋、樹枝),防止其進入泵體造成堵塞;粉碎格柵則通過高速旋轉刀片將固體物切割至2-5mm粒徑,直接隨水流進入集水池,減少人工清理頻率。例如,在食品加工廢水處理中,粉碎格柵可有效處理含碎肉、菜葉的廢水,確保泵站穩定運行。
液位監測與信號傳輸
集水池內安裝靜壓差液位計或浮球開關,實時監測水位變化。當水位上升至設定啟動值(如1.5米)時,液位計將電信號傳輸至控制系統;水位下降至停止值(如0.5米)時,同樣觸發停機信號。部分高端泵站采用超聲波液位計,精度可達±1mm,適用于對水位控制要求嚴格的場景(如醫院污水排放)。
水泵啟停控制
控制系統接收液位信號后,根據預設邏輯調節水泵運行。例如,在雙泵配置中,當水位達到啟動值時,1號泵優先啟動;若水位持續上升至警戒值,2號泵自動投入運行,實現“一用一備”或“雙泵并聯”模式。水泵采用潛污泵,直接浸沒于水中,通過葉輪旋轉產生離心力,將介質加壓輸送至市政管網或處理設施。
循環運行與智能管理
泵站通過PLC控制系統實現24小時循環運行,并預留通訊接口(如RS485、以太網),支持遠程監控與集中化管理。例如,在暴雨天氣中,控制系統可根據雨量計數據自動調整水泵功率,確保排水效率;同時,通過手機APP或電腦端可實時查看泵站運行狀態、故障報警等信息,實現無人值守。
一體化泵站憑借其適應性強、安裝便捷等優勢,廣泛應用于以下場景: